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事实上,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的婚姻与离婚统计数据,2023年新加坡的新婚姻数量下降了3.7%, 而离婚和婚姻无效的数量则上升了0.2%。
现今许多情侣选择同居而不选择传统的婚姻形式。与其他司法管辖区不同,新加坡并不承认普通法或事实婚姻关系,因此同居的未婚伴侣无法获得相同的法律保护, 导致这种非正式的同居安排存在许多法律上的不确定性。任何潜在的纠纷只能通过双方协商或法院根据现有法律原则来解决, 而这些原则可能并不符合双方的意愿。
随着长期同居逐渐被接受为传统婚姻的可行替代方案,对于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情侣来说, 通过签订《同居协议》来设定自己的规则至关重要。尽管这一协议常常被忽视,但它是一个重要的保障措施,能够明确双方的责任并保护各自的利益。
同居协议的特点
同居协议可以在各种情况例如收入波动、乙方对甲方的事业付出无形贡献以及未婚伴侣无法购买公共住房而难以负担私人房产的种种情况下,为双方的经济义务提供必要的明确性。
- 明确的经济责任: 情侣可以规定如何分担家庭开支、管理债务以及处理共同获得的资产, 以确保透明度并减少潜在的冲突。
- 共同价值观的协调:协议中也可以反映双方的共同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在重要决策如生育或共同购买房产上达成一致。
- 退出计划:如果关系破裂,双方可以提前商定退出计划,以避免因怨恨和不满而无法理性处理。
这些条款将帮助未婚伴侣为未来的共同生活鉴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减少误解。
遗产规划
虽然同居通常被视为比婚姻更简单的选择,但在其中一方未立遗嘱而去世的情况下,它会引发复杂的信托法问题。根据新加坡的无遗嘱继承法,未婚同居伴侣无权继承已故伴侣的遗产。在这种情况下,幸存伴侣可能会面临重大的法律障碍, 并可能需要通过漫长的法律程序来争取对共同支付资产的权利,或争取本可以轻松获得的遗产继承权。结合遗嘱和持久授权书等其他遗产规划的工具,同居协议可以成为明确资产分配的有用工具,减少同居伴侣去世后可能出现的冲突。
法律认可与影响
在缺乏对同居伴侣法律权利的情况下,同居协议可以作为法律纠纷中双方意图的重要证明文件。
家庭暴力与赡养费索赔
同居伴侣并不符合《1961年妇女宪章》第64条中“家庭成员”的定义。因此,同居伴侣无法针对其伴侣提出家庭暴力或配偶赡养费索赔,只能根据《防止骚扰法》寻求一般性骚扰救济措施。
移民问题
缺乏婚姻状态也意味着同居伴侣无法享受已婚夫妇的移民福利,例如家属通行证的资格。
在这个越来越多情侣选择传统婚姻以外生活安排的时代,同居协议为成功的伴侣关系鉴定了基础。它鼓励伴侣之间的开放沟通和相互尊重,帮助确保共同生活的安全与幸福。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正处于同居关系中,并希望明确您的权利和责任,请立即预约与我们的律师进行咨询。